易事特:前三季净利增长44.5%,新能源发电开始贡献业绩
公告概述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7.62亿元,同比增长49.48%,实现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44.49%,新能源发电开始贡献业绩。
前三季净利增长44.5%,资本运作或存较大空间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7.62亿元,同比增长49.48%,实现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44.49%;Q3单季度实现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33.41%,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42.94%,Q3盈利能力有明显提升。此外,公司定增资金已到位,当前账上货币资金约19.88亿元,而此前公司已垫资完成了定增所涉项目,未来资本运作或存较大空间。
公司存货相比年初显著下降且周转加快,而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较快且周转变慢,主要系公司光伏业务客户主要是大型发电集团、地方电力投资公司、光伏电站建设商及经销商,具有单个项目金额大、付款周期长等特点。
持续推进落实各业务,新能源发电开始贡献业绩
一方面,公司集中优势市场及研发力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高端电源装备、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业务及储能业务实现收入8.43亿元。
另一方面,国内光伏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态,公司紧抓光伏地面电站并网加速、工业屋顶项目及扶贫光伏项目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在自有光伏产品及系统集成的综合优势带动下,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与运营得到了快速拓展,实现收入28.62亿元。此外,公司报表显示固定资产从去年同期的4.06亿元迅速增长到当前的13.33亿元,同比增加了228.15%,主要系定增项目所涉及的光伏电站已陆续完工并逐步投入营运,今年新能源发电已实现5295万元收入。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在当前股本下,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4.0、5.66、7.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42%、28%,EPS分别为0.69、0.98、1.26元,对应38、27、21倍P/E。(P/E按2016.10.26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IDC市场需求下滑,系统集成业务不达预期,充电桩需求不足。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易事特:前三季净利增长44.5%,新能源发电开始贡献业绩行业》(20161027,分析师:郑丹丹,数据支持:徐智翔)
浙富控股:三大能源主业齐向好
公告概述
201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93%至7.47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6%至5045.21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94.29%至4732.65万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预计,全年将实现净利润6030.63-8513.83万元。
新帅上任,水电业务有望持续做强
公司1-8月份新接水电订单量超过19亿元,带动公司收入高增长,另外子公司浙富水电设备公司总经理潘承东确认将接任上市公司总经理职务,后续公司将通过水电业务新模式以及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将水电业务持续做强。
节能业务持续向好,收购完成有望大幅增厚业绩
公司于2016年9月21日公告收购浙江格睿49%少数股权预案,持续加码节能业务。根据三季报披露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3479.0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82%,我们预计其中至少有3000万元为格睿贡献,据此推算格睿前三季度净利润应在6000万以上,完成业绩承诺概率较大。若收购顺利完成,按格睿2017-2021年1.5、2、2.5、2.9、3.1亿元业绩承诺,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再获中广核订单,核电业务有望取得新突破
据控股子公司华都核设备官网消息,华都近日凭借在阳江5、6号机组PMC系统抓具供应上形成的业绩与技术积累,再次获得中广核 “红沿河5、6号机组PMC系统抓具供应合同”。PMC系统抓具工作原理与华都主流产品控制棒驱动机构类似,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更多领域与中广核开展合作,持续做大核电业务。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现有股本下2016~2018年EPS 为0.038、0.083、0.131元,对应173.5倍、80.5、50.7倍P/E。如2017年完成并购与按上限配套融资增发,则2017、2018年EPS分别为0.122元、0.215元,对应65.0、36.9倍P/E。(P/E按2016.10.26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海外水电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外核电建设或不达预期,节能业务或低预期。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浙富控股:三大能源主业齐向好》(20161027,分析师:郑丹丹,数据支持:高志鹏)
晶盛机电: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0%,单晶势同燎原
公告概述
2016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6.7亿元,YOY+72.47%,实现净利润1.3亿元,YOY+80.3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22万元,YOY+157.5%。
单晶势同燎原,长晶龙头持续高增长
光伏单多晶技术替代逻辑日渐清晰,公司作为全球长晶龙头,其全自动单晶炉国内市占率达90%以上,将持续受益于本次扩张浪潮。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6.7亿,净利润1.3亿,同比分别增长72.5%、80.3%,略超市场预期。我们判断本轮单晶产能扩张将持续发酵,根据现有各大公司的扩产计划,周期至少将持续至2018年末。此外,我们注意到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盈4,522万元,同比增长157.5%,预收账款9,108万元,同比增长46.6%,销售净利率18.1%,环比增长1.6pct,经营状况渐入佳境。
客户结构进一步多元化,期待订单持续爆发
公司上半年以来接连斩获长晶大单,中标了包括协鑫、中环、通威、某多晶巨头在内总计5.94亿的订单。截止Q3期末,公司尚未完成的长晶及光伏智能化设备订单约6亿,尚未完成的LED智能化装备合同为4,325万,预计相当比例将于2017年确认收入。就客户结构而言,公司销售对象已进一步多元化,高品质产品和卓越口碑不仅沉淀了中环这样的传统大客户,同时吸引了众多多晶巨头。从客户资质看,公司无论单多晶设备均受注重品质的优质客户青睐,而后者的付款能力较强,可助公司有效规避回款问题。
定增顺利实施,开辟全新成长空间
公司10月20日公告已完成定增询价、认购对象报价等环节,本次定增募投将用于 5,000 万mm 蓝宝石材料等项目,增发顺利完成后有望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及估值
暂不考虑摊薄,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25、0.35、0.50元,同比增长111%、40%、43%,对应P/E分别为55.0、39.4、27.5倍。 (P/E按2016.10.27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单晶技术扩张受阻;蓝宝石开拓、LED装备销售、硅材料合资公司不达预期。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晶盛机电: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0%,单晶势同燎原》(20161028,陈笑宇)
汇川技术:期待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拓宽客户群 ──三季报与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公告概述
2016年前三季,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1.1%至24.53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7.5%至6.89亿元,实现EPS 0.43元,业绩符合预期。公司预计,2016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0%~30%。
新老业务发展良好
2016年前三季,各主要业务的收入如下: 1)电梯一体化相关产品实现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9.08%;通用低压变频器产品实现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37.7%;注塑机专用伺服系统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25.9%;通用伺服系统实现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3.0%。 2)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相关产品实现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约30%;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实现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2.2倍,基本由2015年收购的“经纬轨道”(公司持股50%、并表)贡献; 3)控制类产品实现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40.4%。
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拓宽客户群体
公司披露了多个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策略与进度:1)在客车领域,除维护好战略大客户外,公司利用辅助动力控制系统积极拓展其他客车企业,收效较好;2)2016年重点布局物流车领域,在微面和蓝牌4.5T轻卡两个车型已与多家车企完成试制和配臵公告;3)与多家乘用车企业展开项目合作,成立苏州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其作为独立实体拓展乘用车市场,预计乘用车电控产品样机于2016年内可以试机。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有望逐步降低对现有战略大客户的单一依赖,利好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将于2016-2018年实现当前股本下EPS 0.615元、0.785元、0.97元,对应32.9倍、25.8倍、20.9倍P/E。(P/E按2016.10.28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经营与成本费用管控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汇川技术:期待新能源汽车电控业务拓宽客户群》(20161031,郑丹丹)
欣旺达: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储能业务取得重大突破
公告概述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3.05亿元,同比增长17.57%,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35.04%。同时,公司与吉林电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规模储能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的规模化应用。
围绕全新“PPS”战略,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3.05亿元,同比增长17.57%;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35.04%。公司围绕全新“PPS”战略,积极布局智能终端产品(Pack)、能源类产品(Power)、系统化解决方案(Solution)三大方向,在发展锂电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内部培育投资、资本运作等多种途径,向VR、可穿戴设备、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制造、检测服务等领域进行延伸和拓展,提供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2016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21.87%;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1.43%,增速环比略有下降。整体略低于预期,主要受新能源汽车政策延迟发布影响,动力类业务一直未能放量,存货也大幅增长。
公司加强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净利率自2013年以来保持逐年提升,公司管理费用较高,主要系研发投入较大,截止报告期末拥有和申报的专利共计189项,其中获得授权111项、申报专利78项。
与吉林电科院达成合作,国内储能业务取得重大突破
全资子公司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国网吉林电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基于“三北”(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风光可再生能源消纳、调峰调频的需求,在发电侧、输配电侧与用电侧中的应用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广,如平抑新能源的输出波动、协助改善电网电能质量、提高用电侧的用电收益与电能利用率等,共同推进大规模储能系统在我国“三北”地区的规模化应用。
合作将促成双方储能领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首先推进“1MW/500kWh钛酸锂储能系统”项目,系统运行寿命达10年以上(钛酸锂电池循环10000次)。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在当前股本下,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06、8.01、11.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54%、58.49%、39.32%,EPS分别为0.78、1.24、1.73元,对应当前股价下的P/E为36.50、23.03、16.53倍。(P/E按2016.10.25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3C行业不景气,动力业务推进不达预期,储能市场长期未启动。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欣旺达: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储能业务取得重大突破行业》(20161026,分析师:郑丹丹,数据支持:徐智翔)
科士达: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
报告导读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17.43%,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2.87%,预计2016年全年净利润2.67~3.27亿元,同比增长10%~40%。
投资要点
保持稳定增长,Q3增速环比略有下降
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17.43%,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32.87%,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1)公司有效抓住光伏行业机遇,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光伏逆变器产品与新能源充电设备销量提升;2)公司数据中心产品(含UPS)、轨交UPS电源业务略有增长,充电桩业务有明显增长,且在手订单较多;3)公司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毛利率得以提高,据统计数据显示,公司净利率从2011年的8.97%提升到2016年Q1-3的15.90%,五年内实现逐年持续增长。
公司2016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净利润7127万元,同比增长20.18%,但两者环比增速均略有下降。虽然公司Q3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环比均有所增长,但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环比仍实现增长。
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
此前公司公告使用自有资金约4000元人民币在南非设立全资子公司南非科士达,海外营销网络建设是公司2016年市场推广的重要内容,未来公司将实行“走出去”战略,继续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轨交市场未来有望带来新增空间
此前国家发布了2016~2018年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我们的统计,三年新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约为3.6万亿,对应电源设备投资约300亿元,对于UPS及后备电源行业来说存在很大的新增空间。公司此前中标了天津,杭州、长沙、长春、广州、东莞等地铁项目,未来轨交UPS电源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3.01、3.92、4.86亿元,同比增长29%、30%、24%,EPS分别为0.68、0.88、1.09元,对应32、24、20倍P/E。(P/E按2016.10.24收盘价测算。)
风险提示:IDC市场对UPS等需求或有下降,充电桩订单或不达预期。
以上内容源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科士达: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加大海外市场推广力度》(20161025,分析师:郑丹丹,数据支持:徐智翔)
更多内容,请专业投资者查阅报告原文。封面配图来自互联网。
以下是本平台(分析师,iAnalyst)的二维码。请长按识别,加关注,谢谢。
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